融媒体记者刘海峰
本报讯昨日,中国(淮安)淮河生态经济带体育产业博览会、江苏体育产业大会在市体育中心开幕。紧邻市体育中心,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今年底竣工。该校作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随着新校区落成,必将更好地助推我市竞技体育发展。
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培养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比赛中不断创造辉煌,获得世界冠军1个、亚运会冠军2个、全运会冠军4个;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中取得16个冠军。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周期,我市共向省优秀专业队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64名。在第十九届省运会青少年部比赛中,我市派出的余名运动员勇夺金牌56.5枚、奖牌.5枚,赛会总分达分,并包揽五大重量级奖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训练规模日益壮大。“十三五”期间,我市从以往重点发展拳击、举重、摔跤等重竞技项目,转变为重点发展跳水、体操等灵巧型项目。新增女子曲棍球、男女手球、女子橄榄球、跳水、体操、射箭等项目,项目总数从18个增加到24个,训练人数从多人增加到多人,新增项目在第十九届省运会中共获金牌56.5枚。
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我市以第十九届省运会为契机,让每个县区都承办运动队,把运动队挂靠在县区最好的中小学,达到“名校办强队”的目的,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有机融合,有效解决了运动员训练与教学之间的矛盾,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创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家,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7家,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家,省级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家,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5所。
体教融合效能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市每年组织全市所体教融合布点学校余支运动队余人次运动员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幼儿基本体操及小学生田径7个项目的体教融合比赛。在“抓普及、促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全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断攀升。在第十九届省运会比赛中,我市市队校办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清江浦区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组建的淮安市跳水队获金牌7枚,洪泽区洪泽湖实验小学组建的淮安市武术套路队获金牌1枚,金湖县外国语学校组建的淮安市女子手球队获金牌1.5枚,涟水县外国语中学组建的淮安市自行车队获金牌7枚,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明中学组建的曲棍球队获金牌6枚,盱眙县第三中学组建的淮安市女子橄榄球队获金牌3枚,获得金牌数占全市总数的67%,并向省专业运动队输送人才5名,为我市体育事业添了彩、增了光,谱写了我市竞技体育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