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金花葵盛开的季节了,早上八九点钟,赶着朝阳初升的时候,*色阔口喇叭状的花朵,此起彼伏开在高高的枝头。
如果当天开得多,就摘回家炒着吃。
如果只开了一两朵,就在地头扯下花瓣直接生吃,味如木槿,糯、软、绵。
有一段金花葵的传奇故事,不知当信不当信
百度一下金花葵,靠前的就是这段传奇……
大概总结下:年,全国农业资源普查时,因没有找到金花葵这种植物,被生物界确认其已灭绝。年8月初,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唐益雄教授在河北省邢台市考察植物资源时,发现了一片金花葵。
于是就引种,然后再次发扬光大,被包装成神药一般的存在。
这个传奇我觉得有两点站不住。
一,金花葵和*蜀葵是同一种植物吗?按照我从不同地方购买的金花葵种子种出来的植物来看,一切特征都符合*蜀葵,而且现在对于金花葵的包装中,提到了《本草纲目》的记载,本草中,未见金花葵,只说*蜀葵。
年,还出版了与*蜀葵有关的造纸工艺书籍,作为一种民间造纸常用的“纸药”,怎么会突然消失。而且,即使有段时间在国内未曾发现,但作为制作和纸的原料,它在日本始终有种植,何谈灭绝?
二,根据我种金花葵的经验,这么皮实的植物,野生都能自己活下去,怎么会灭绝?
姑且存疑。
*蜀葵/菜芙蓉/金花葵
这都是它的名字,相对来说,金花葵目前比较普及,*蜀葵算是学名吧。
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度约1~2米,长相类似秋葵,但比秋葵的植株要高很多,而且花开在顶梢,秋葵的花是开在半腰上的。下图上为金花葵,下为秋葵。
另一个区别是看种荚,秋葵果长而细,而金花葵果长度只有两三厘米,属于矮胖型,并且带着一层非常明显的茸毛,我本来还想尝尝它的嫩果的,没法吃,扎嘴。
种金花葵,为的是吃花。
金花葵开花的方式类似蜀葵——这可能也是它被称为*蜀葵的原因,一根花葶从中心部位挺出来,陆续开花,所以9月初的金花葵,花葶下半部结的是种荚,中部开花,最尖梢还有一群花骨朵儿。
金花葵的花骨朵是很好的食材,糯糯的,软软的,没有异味,甜味很淡,大致和木槿花的口感类似。在日本被用来制作天妇罗,还看到了用生火腿薄片包裹花瓣的作法——类似火腿搭蜜瓜。
国内则以干花入药为主,因为买不到这种食材,所以也就无从参考起美食博主们的食谱,全靠自己琢磨,我目前只会三种吃法:生吃、摊鸡蛋和烧豆腐汤。
烧豆腐汤这个还是吃过福建的木槿花豆腐汤以后想到的,先把豆腐汤炖好,然后下花瓣,烫熟后就可以盛到碗里了。
还是一种“纸药”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有一段关于*蜀葵造纸的记载,我偷懒摘抄一下。
“在流漉法中,有件物品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蜀葵。少了它,流漉法就无法成立。不晓得是谁发现了*蜀葵根部会分泌黏性强的透明液体,这是把纸浆化为纸的媒介。这种不可思议的黏液,可以使纤维飘浮在水中,在抄纸的时候,减缓纸浆流动的速度,加强纤维缠绕的程度,也能在甩水时顺便带走灰尘,离开竹帘后,便能将原本叠在一起的纸张分开。流漉法的制程中加入*蜀葵后,能使制作者的手自由摆动,使纸张兼具美丽与强劲。此处亦可窥见自然的奥妙,令人惊叹。唯有人们在获得神助的情况下制成的纸张,才够格称之为纸。”
我可以回答大师的问题,是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发现了*蜀葵根的这个作用,能起到类似作用的还有冬青、梧桐梗、榆木刨花等等,统称为“纸药”。
将这些植物捣碎浸泡于水中,得到粘稠的汁液,这些液体加进纸槽中,可以使得纤维均匀悬浮,抄造出的纸张平滑而易于揭开。
了解这个原理之后,我回味了一下刚咽下去的金花葵,哎,刚才吃了一嘴纸药呢。
也可以做花园植物
金花葵的优点是高大挺拨,而且是速生植物,4月份播种,6月中旬就能长到一米的高度,花期在8~9月,一株大约能开上百朵,*色花朵大而耀眼,观赏期也算蛮长的。
我觉得做为小型花园里的主景植物,非常够格。虽然不是宿根——至少在华北不能,但播种也不费力气,而且可以自己留种。
另一条好处是,种了三四年,金花葵几乎未见虫害,旁边的甘蓝都快被菜粉蝶啃秃了,但它却是毫发无损。
除了吃花、赏花之外,金花葵的荚果在秋末剪下来,还是很好的干花。平时就那么插着,偶尔需要做一些小型插花的时候,做为配材也相当好用。
然后到了春天,把种荚嗑开,里面的种子取出来就能播种。
你说,这样的植物,它怎么会灭绝呢?
厨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