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
—,D(——)
——
.A(——)
——
,B(
)——
—。C(
)———
,D(——)
——。乙、五律仄起平收式(七律平起平收式)D(——)
——,B(
)——
—。C(
)———
,D(——)
——。A(——)
——
,B(
)——
—。C(
)———
,D(——)
——。丙、五律平起仄收式(七律仄起仄收式)C(
)———
,D(——)
——。A(——)
——
,B
)——
—。C(
)———
,D(——)
——。A(——)
——
,B
)——
—。丁、五律平起平收式(七律仄起平收式)B(
)——
—,D(——)
——。A(——)
——
,B
)——
—。C(
)———
,D(——)
——。A(——)
——
,B
)——
—。(注)“—”平:“
”仄。简化格式:甲:ABCDABCD乙DBCDABCD丙CDABCDAB丁BDABCDAB,只要把四种平仄格式记住,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律就能推出。10、“犯孤平”: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字,除了韵脚之外,就再没有平声,称作犯孤平。11、拗救:出现不合平仄、不合声律的拗句,采取补救办法,术语上就叫拗救。拗救的几种方法:(1)孤平自救:在B句中,为避免犯孤平,将第三字(指五言的,七言的就加二字,是第五字。以下同)改为平声字,即
—
—改为
——
—。我们称它为“B1拗3自救”。(2)特种拗救:C句3拗4自救。即成了“——
—
”。(3)对句拗救:有两种情况。aA句4拗,B句3救,即“
—
,——
——。”b.A4拗,B1拗B3救。即“
—
,
——
—。”(拗:是字下加▲,救:是字下加*)12、如何分析近体诗的平仄:(1)找出入声字(一般考试卷上都给注明)。(2)逐字画平仄。(3)根据首句第二字和尾字的平仄,确定属哪种格式。如“五律平起平收式”。(4)写出平仄谱。(5)将诗的平仄与标准谱对照,把不合谱的字上画圈。(6)看是否有拗救现象。13、近体诗对仗的种类:(1)工对:同一词类中分门别类很细微,如人名对人名,色对色,数词对数词等。(2)宽对:只要求词类相同。(3)借对:借音借义。二十二词律1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它的别名之一叫“长短句”。2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3、词牌:词调的名称叫词牌。(1)由于后来词调失传,加上词与音乐的逐渐分离,词牌的作用仅止于规定字数﹑句式﹑平仄和用韵了。(2)词牌有些原先就是词的题目。(3)同调异名:是同一词牌具有两个以上的别名;(4)同调异体:是指同一词调有几种别体。4、词谱:是词调所包含内容的具体描写。5、词的用韵:词人所遵循的还是“平水韵”。词的用韵都是词调所规定的,其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一韵到底。(2)同部换韵(3)平仄换韵。有二种情况:一是换韵只是规定声调,对韵部没有什么要求。二是换韵后又回到原韵。6、词的平仄和句式:词对平仄的要求比近体诗更为严格。词是“字有定声”,有的地方规定必平必仄,不能通融。[附]一、给下面各首近体诗标上平仄(可平可仄处加上记号)1李白《渡荆门送别》(仄起仄收式)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
——。2王维《山居秋暝》(平起仄收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
—。3李商隐《晚晴》(平起平收式)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
,—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
,——
—。4杜甫《旅夜书怀》(仄起仄收式)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
—。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宜应老病休。—
——
,——
—。飘飘何所似,大地一沙鸥。———
,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七言平起仄收式)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杜甫《登高》(七言仄起仄收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7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七言平起平收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君瘴江边。8杜甫《客至》(七言平起仄收式)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二、标上平仄并指出其中的拗救: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言仄起平收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杜甫《天末怀李白》(五言平起仄收式)闵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语,投诗赠泪罗。3苏轼《新城道中》(七言平起平收式)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就最乐,煮葵哓笋饷春耕。4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七言平起平收式)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三、标出平仄,并分析粘对情况1五维《使至塞上》(五言平起平收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失粘)2杜甫《咏怀古迹》之二(七言仄起平收式)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变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失粘)《古代汉语》通论详稿[郭锡良主编]第一章古今词义异同一、古今词义(词汇)的传承与存废1、古用今废词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如: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肚羊;犙,三岁牛;牭,四岁牛。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书、丞相。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祭地。2、古今义同词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如: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3、古今异义词(1)完全不同 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绸: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该:古代常用义为完备。《楚辞·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现常用意义为“应当”。成语“言简意赅”一词中,“赅”与“该”义同而形异。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处的“抢”皆“碰、撞”之义。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2)同中有异 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给:古常用义为供给。《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今常用义为给。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今义为劝说。访:古义为询问、咨询。《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今义为探访、访问。二、古今词义的差异古今词义在各方面都表现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词义范围、词义感情色彩、词义程度轻重等。下面分别予以说明:(一)词义范围不同词义范围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我们以圆圈表示词的古义和今义,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几何关系:在古今词义的关系上,A图代表古今意义完全相同,B图代表古义与今义之间的交叉关系,词义在发展过中,古义的部分意义消失,今义又产生出来新的意义。这是多数词义变化的情况。C图今义包含古义,表示今义扩大。D图古义包含今义,表示今义缩小。E图古今意义不在同一个意义范围,表示词义转移。1、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例:①菜: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谓芹藻之属。”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这里“菜”与“肉”分别画然。到了吴敬梓《儒林外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该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这里的“菜”显然指前面的“鸭子、鸡、鱼”等。“菜”的意义演变可以用下图表示:古义今义义素一蔬菜蔬菜义素二肉蛋奶等副食②睡:古义指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以上几例中“睡”均为“坐寐”义。后来“睡”由“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义今义义素一打盹打盹义素二其它睡觉方式③粮: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供旅行者吃的)干粮。《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居家为食,行道曰粮。”后来泛指各种粮食。《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和帝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这两处的“粮”均泛指所有粮食,尤其是后面一句,能做种粮的“粮”显然不是指“干粮”。现在所说的“粮”也是干湿生熟均可。古义今义义素一(供旅行者吃的)干粮(供旅行者吃的)干粮义素二其它各种粮食④江:古专指长江。《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巫峡。”今泛指多条河流。陆云《答兄平原》:“南津有绝济,北渚无河梁。”⑤河:古专指*河。《山海经·海外北经》:“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今泛指多条河流。杜甫《秋兴八首》其七:“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⑥皮:古专指兽皮。今泛指多种事物的表面部分以及皮一样的东西。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傅”中的“皮”即为古义。《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礼记·坊记》郑玄注:“古者杀牲,食其肉,坐其皮。”⑦响:古专指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今泛指声音。洛宾王《在狱鸣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宜沉。”⑧唱:古义指领唱。《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唱予和女。”今泛指唱歌。王勃《腾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此外,“雄、雌、牙、齿”等词也表现出词义范围的扩大。2、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缩小。(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例:①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既有好闻的,也有难闻的;既有香气,也有臭气。《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象兰草一样芳香)。”在表示秽气时在“臭”之前加“恶”,如《礼记·大学》:“如恶恶臭。”“恶臭”指难闻的气味。后来又泛指各种气味而专指秽气,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这里“臭”和“香”相对,显然指秽气。②宫: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说文·宀部》:“宫,室也。”《周易·困卦》:“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墨子·节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为宫也。”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③禽:古义为飞禽走兽的总称。《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周礼·天官·庖人》:“有六禽。”郑玄注:“宜为羔、豚、犊、麛、雉、雁。”《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后来词义范围缩小专指鸟类,如《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者谓之禽,四足而毛者谓之兽。”④虫:古代对动物的总称。《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后指人以外的其它动物,《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人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再后来专指昆虫。今方言中,鸟称虫蚁,麻雀称小虫,蛇称长虫,虎称大虫,仍可见端倪。⑤瓦:古义指陶器的总名。《说文·瓦部》:“土器已烧之总名。”今专指一种建筑材料。《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⑥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诗经·豳风·七月》:“其始播百谷。”《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今专指一种农业作物——谷子。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凡谷,成熟有早晚。”⑦子:古义为子女的总称。《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后专指儿子。《战国策·赵策》:“父母之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⑧坟:古义指大土堆。《九歌·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后指坟墓。《礼记·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坟。”⑨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说文·金部》:“五色金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专指*金。《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此外,人们的称谓“朕、丈夫、丈人”等也属于词义范围缩小的例子。3、词义范围转移(词义转移)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今义古义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词义范围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由甲范围变为了乙范围。如:①羹:古义指带汁的肉。《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亦指带汤煮熟的蔬菜,《韩非子·五蠹》:“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古诗《十五从*行》:“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后来指汤类的食品,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羹”“汤”同义连文。如今之牛肉羹、粟米羹、莲子羹等。古义今义带汁的肉汤类的食品②涕:古义指眼泪。《庄子·大宗师》:“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入哭,甚哀,多涕。”上古鼻涕用“泗、洟”来表示。《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亨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后来由眼泪变为鼻涕。上古汉语中一般不用“泪”,汉代才有“泪”。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于是泪、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汉以后仍有用“涕”表示眼泪者,如《出师表》:“临表涕零。”古义今义眼泪(自目)鼻涕(自鼻)③寺:古义指官署。今义指寺院。《后汉书·刘般传》:“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汉代有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东汉明帝年间,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应邀来洛阳,起先就住在鸿胪寺。不久,在洛阳西门外另建精舍,供其居住与安置经传,并以驮运经卷的白马命名,又袭用当时官署之称,名曰“白马寺”。随着弘法运动的展开,寺院逐渐成为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场所的专称,而其官署之义反而隐没不见了。④暂:古义指突然、一下子。《说文·穴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史记·李将*列传》:“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后意义变为短暂的、短时的,庾信《镜赋》:“不肯片时入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再后来变为暂时的意思。⑤荤: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说文·艹部》:“荤,辛菜也。”《管子·立*》:“瓜瓠荤菜,百果具备。”后指鱼肉等肉类食品,《旧唐书·王维传》:“居常蔬食,不茹荤血。”范成大《离堆行》:“款门得得酬清樽,椒浆桂酒删膻荤。”舒梦兰《游山日记》:“公已绝荤久矣,亦尚思肉味否?”⑥汤:古义指热水。《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今义指汤类食品或煮饭的汁。此外,“官、兵”等词也表现为词义的转移。(二)词义感情色彩不同词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词以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词的感情色彩没有变化。但有少数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情形可以如右图所示:下面我们简单予以说明。1、由褒义变为贬义①复辟:古义指恢复君位。《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感情色彩为褒义。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用作贬义。②爪牙:古义指勇猛的干将、得力的助手。《国语·越语》:“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后来指坏人的帮凶。另外,“心腹(也作腹心)”以及“走狗”在古义中也多用为褒义。2、由贬义变为褒义①锻炼: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用为贬义。今义则用为褒义。3、由中性变为褒义①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韩非子·内储说上》:“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为褒义。4、由中性变为贬义①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杜预注:“庶人不与*,闻君过则诽谤。”《史记·夏本纪》:“女无面谀,退而谤予。”贾山《至言》:“商人庶人诽谤己而改之,从善无不听也。”《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今义则指诽谤、诬陷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②侵:古义指不宣而战,无正义非正义之分。《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钟鼓曰侵,轻曰袭。”后指非正义的侵略、侵犯。《韩非子·内储说上》:“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三)词义程度轻重不同有些词意义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异。表现是古义轻今义重或者古义重今义轻。1、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①诛:古义为责备。从诛的字形可以分析出来。《说文·言部》:“诛,责也。”今成语有“口诛笔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天诛地灭”。②恨:古义指遗憾。《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洛阳伽蓝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明显加重。李贺《老夫采玉歌》:“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2、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①怨:古义指痛恨。《史记·淮阴侯列传》:“秦父兄怨此三人,入于骨髓。”《史记·袁盎列传》:“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秦本纪》:“缪公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后指埋怨,《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②购:古义指重金购求、悬赏。《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今义指一般的购买。《清史稿·兵志》:“请令两广督臣续购大小洋炮。”另外“感激”一词意义也是由重变轻。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不是孤立的,一个词意义的变化往往贯穿着几个方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古今为一对相对的意义或时间概念。第二章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一、何为词的本义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例: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义。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朝、射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三、引申义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早上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朝见、上朝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朝堂、朝廷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朝,甲文作,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为朝廷、朝堂,有朝廷引申为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朝:①早上②上朝、朝见③朝廷、朝堂④朝代本义直接引申义间接引申义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形貌形状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功能作用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方式情态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标志作用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动作代表主客体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以性状代人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以方位处所指人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五、词义引申举例(一)连锁式引申:1、要:金文作、,《说文》:“要,身中也。”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腰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中间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拦截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要挟⑤非所以要誉于乡*朋友也。(《孟子·公孙丑》)求得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需要“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2、防:《说文》:“防,堤(堤)也。”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堤坝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堵水、防止水患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禁止、防备、防止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约束⑤君子行有防表。规范、标准“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二)辐射式引申:1、节:《说文》:“节,竹约也。”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竹节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木节、草节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关节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季节、节气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节奏、节拍⑥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气节、节操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礼节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节约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旌节、节杖“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③关节(用于动物)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①竹节
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⑦礼节(用于社会)⑧节约(用于用度)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②③①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④⑤制约(引申为约束等意思):⑥⑦⑧⑨2、问:《说文》:“讯也。”①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询问②伯牛有疾,子问之。(论语·庸也)问候、慰问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③淑问如皋陶。(《诗经·鲁颂·泮水》)审问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责问、追究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音讯⑥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过问、干预“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②问候、慰问③审问①询问
④责问、追究⑤音讯⑥过问、干预3、贱:《说文》:“贾少也。”①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价钱低②朝廷不敢辞贱,*旅不敢辞难。(《韩非子·有度》)地位低下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轻视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自谦词“贱”的引申线索如下:②地位低下、卑贱①价钱低 ③轻视、认为卑贱④自谦词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象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这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三)综合式引申:1、信:《说文》:“诚也。”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言语真实②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诚信③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相信④舜其信仁乎?(《韩非子·难一》)的确⑤用为符信,上书自陈。(《史记·外戚世家》)信物⑥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 信使⑦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音信⑧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元稹《书乐天纸》)书信“信”的义项可以分析如下:①言语真实:言语+真实;②诚信:对人的态度+真实;③相信:确认+某种情况+真实;④的确:某种状态+真实;⑤信物:用来证明情况真实+物品;⑥信使:携带信物传递消息或命令+人;⑦音信:信使所传递的+消息;⑧书信:传递消息的+文字材料。“信”的引申线索如下:②诚信①言语真实
③相信④的确⑤信物 ⑥信使 ⑦音信 ⑧书信从“信”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几个义项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第五、六、七、八等几个义项则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2、任: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抱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担子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责任、任务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任用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任凭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承担、担当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担保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任“任”的引申线索可图示如下:②担子
③责任、任务
④任用
⑤任凭①抱⑥承担、担当
⑦担保
⑧信任从“任”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第六两项意义均为直接引申义,后面的义项又分别以这两个义项作为依据辗转再引申,整个引申脉络也体现为复合式的引申。六、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一)由具体到一般。如:道:本义指道路,例: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例: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二)由个别到一般。如: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说文》:“雄,鸟父也。雌,鸟母也。”例:谁知鸟之雌雄。(《诗经·小雅·正月》)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例: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三)由实词到虚词。如: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例: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第三章汉字学与汉字的结构汉字学是传统小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涉及到汉字的起源、形体、结构和沿革等方面。本课程拟对这些内容作较全面的介绍,侧重点是汉字的结构及《说文》部首。第一节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可以从形体演变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特点,如图画性、符号性,笔画的块面形、线条形,圆转形,方折形,连笔、断笔,曲笔、直笔,等等。也可以从书法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特点,如上紧下松,内圆外方,画长撇短(如右),画短直长,撇捺宜伸(如本),上下呼应(如皇),左右避让(如妙),等等。也可以从造字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方式,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等。这里所谈的汉字结构是指汉字造字的结构。汉字的形体和词的本义有密切的联系,分析汉字的结构,目的在于探求词的本义,以便根据本义以简驭繁地掌握词的引申义。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研究汉字结构的“六书”理论。所谓“六书”,就是古人研究大量汉字后得出的制造汉字的六种方法。尽管六书理论有缺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汉字,但它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为至,它仍然是最具权威的理论,近代和现在有人曾提出三书说(如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书说),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接受。一、六书名称的由来“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来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和郑众的《周礼注》都曾列出了六书的细目。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叙》中不但列出了六书的名称,并且下了定义,举了例字。这三家使用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各有所不用,兹对比如下: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后人经过研究,认为班固的排列顺序比较合理,而许慎的名称比较合理,于是便采用了班固的顺序,采用了许慎的名称和定义。这三家之中,许慎对六书的研究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他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六书的理论对九千多个篆文进行了分析归类,使六书成为我国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二、六书的内容1.象形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甲文:金:小篆:日月象形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构成字形的造字方法。因为所描画的是“物”,所以记录的词一般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又因为象形字不是图画而是文字符号,所以对事物的描摹不需要很细致,只要画出轮廓或某个突出的特征能与其它字形区别开来即可。又如:斤:甲金斤篆《说文》:“斫木也。”《庄子·徐无*》:“运斤成见。”行:甲行小篆《说文》:“人之步趋也。”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其:甲金篆文:文篆《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豆:豆篆《说文》:“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而:而篆《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干:甲干篆《说文》:“犯也。从反入,从一。”按:据甲文字形,干象盾牌。皿:皿篆《说文》:“饭食之用器也。象形。”弓:弓篆《说文》:“以近穷远。象形。”羽:甲羽篆《说文》:“鸟长毛也。象形。”自:甲自篆《说文》:“鼻也。象鼻形。”心:心篆《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止:甲金止篆《说文》:“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按:《说文》误,据甲文“止”象人脚形,本义是脚。《汉书·刑法志》:“当斩左右止者,笞五百。”大:甲大篆《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雨:甲金雨篆《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象云,水其间也。”人:甲人篆《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胫之形。”子:甲金子篆《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禾:禾篆《说文》:“嘉榖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来:甲来篆《说文》:“周所受瑞麦。”贝:甲贝篆《说文》:“海介虫也。……象形。”网:甲金网篆(同部字:罩、罟、罪、罗)豕:甲金豕篆《说文》:“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象毛足而后有尾。”牛:甲金牛篆《说文》:“大牲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木:甲木篆《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下象其根。”舟:甲舟篆《说文》:“船也。……象形。”云:甲云篆《说文》:“山川气也。从雨、云。象云回转形。”电:甲电篆《说文》:“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按:据甲文电象闪电之形。水:甲水篆《说文》:“准也。……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山:金山篆《说文》:“宣也。……象形。”鸟:甲鸟篆《说文》:“长尾禽总名也。象形。”羊:甲金羊篆《说文》:“祥也。从,象头、角、足、尾之形。”马:甲金马篆《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龟:甲龟篆《说文》:“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龟头与它头同。……象足、甲、尾之形。”按:据甲文,龟象独体象形字。鹿:甲鹿篆《说文》:“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田:田篆《说文》:“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鱼:甲金鱼篆《说文》:“水虫也。象形。”永:永篆《说文》:“长也。象水坙理之长。”虎:虎篆《说文》:“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角:角篆《说文》:“兽角也。象形。”象:象篆《说文》:“长鼻牙,南越大兽。……象耳、牙、四足之形。”虫(huì):虫篆《说文》:“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女:甲女篆《说文》:“妇人也。象形。”犬:甲犬篆《说文》:“狗之有县蹏tí者也。象形。”少数象形字有辅助性符号,例如:叶:甲叶篆甲文不但画出树叶,还画出树的枝干作为辅助性符号。眉:甲眉篆甲文突出眉,“目”作为辅助性符号。瓜:甲甲文突出(瓜形),爪象瓜藤,为辅助性符号。齿甲甲文突出齿,口象口,辅助性符号。知道了象形字的本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以象形字作为义符的形声字的意义范畴,例如:欠:欠篆《说文》:“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据此可知,凡是以欠作为意符的形声字都和呵气有关,例如:吹歇欢欣歌叹欷隹:甲隹篆《说文》:“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以隹作为意符的形声字如:鸡雉雕雀雅离雄阜:甲阜篆《说文》:“大陆山无石者。象形。”阜作为形声字的义符写作“阝”,在字的左方,这类形声字的字义都和山、土或高有关,例如:陵陆隅阿阶阼阳阴陂险阻陜厂hàn金厂篆《说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本义是山厓边。以“厂”作为意符的字如:厓(山边)厝(厉石也)厉(旱石也)氐zhǐ(柔石也)仄(侧倾也。从人,在厂下)广yǎn:甲广篆《说文》:“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象依山而建的高屋。以广为意符的字如:府庭庖库厨底(山居也)废(屋顿也)庙廊厢厕(清也)序(东西墙也)广(殿之大屋也)厩(马舍也)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廉(仄也。堂室的侧边。从广,兼声)页:甲页篆《说文》:“头也。从(shǒu,头也,象形),从几,古文首如此。以首为意符的字如:头颜颅题额颡颠颊项领愿(大头)尸:甲金尸篆《说文》:“陈也,象卧之形。”象人横卧之形,与人义同。以尸为意符的字如:居(蹲也)展(转也)届(行不便也)尼(从后近之。从尸,匕声)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象形字的特点:(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辅助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字形。(2)体现的是具体的物象。(3)无表音成分。总之,它是单纯的、具体的表意符号。2、指事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上下二字甲骨文作。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
”。许慎的解释是从认字的角度着眼的,且对指事字的界线概括得不够明确,与象形、会意字容易混淆。王筠在《文字蒙求》中指出:“视而可识近于象形,察而见意近于会意。”如果从造字的角度看,所谓指事,就是用指事性的符号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画的比较抽象、概括的事物。指事字可以认为是象形字的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符号作用更加突出。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一:甲金一篆《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二:甲金二篆《说文》:“地之数也。从偶一。”三:甲金三篆《说文》:“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四:甲四篆《说文》:“阴数也。象四分之形。”上:甲金上篆《说文》:“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下:甲金下篆《说文》:“底也。指事。”(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刃:刃篆《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本:金本篆《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末:金末篆《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亦:甲金亦篆“亦”是“腋”的古字。寸:寸篆《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又象手,“一”指寸口,即中医试脉之处。朱:甲金朱篆《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牟:牟篆《说文》:“牛鸣也。象其声气从口出。”厶指所出之气。血:甲血篆《说文》:“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甘:甲甘篆《说文》:“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甘的本义是美味,“一”指口中的美味。曰:甲金曰篆《说文》:“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按:甲文中的“一”象指口中发出的言语。尺:尺篆《说文》:“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从尸,从乙,乙所识也。”篆文“”象指寸口至肘的部分。中:甲中篆《说文》:“内也。从口、一,上下通。,古文中。籀文中。按:甲骨文“中”象一竖线的中央用圆圈指明中部所在。指示字和象形字一样都具有较明显的直观性,可以从它们的古文字形体中体察出它们的本义。象形字的造字法是“画成其物”,但是有许多实物并不好描摹,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无法描画出来,指事造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指事字是为数很少的,因为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会意字去表示,如武、信、尖、林等;更可以用形声字去表示,如思、念、问、稍等。指事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指示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形来。(2)没有表音成分。3、会意许慎对会意的解释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挥),武信是也。”比,组合;类,指某一类属的字;谊,义的古字。许慎的意思是:将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从中体现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武:甲金武篆甲文上为戈,下为足,象拿上武器进行*事行动。《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安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是用战国人希望制止战争的观念解释武字,故将“武”中的“止”解释成停止的止,这种解释与甲文字形不符。信:金信篆《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信的本义是语言真实。会意字和象形字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符号。所不同的是:象形字是独体的,会意字是复体的,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成的复合符号。最初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是本义,用图形表示;后起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则不一定是本义,可能是引申义。汉字隶化之后,会意字各构件不是通过图形而是通过符号体现其意义了。例如:步:甲步篆《说文》:“行也。从止、,相背。”逐:甲逐篆《说文》:“追也。从辵,从豚省。”涉:甲金涉篆《说文》:“徒行厉水也。从,从步。即:甲即篆《说文》:“即食也。从皀,卩(jié)声。”从甲文看,“皀”象盛食品的簋(guǐ)、“卩”(jié)象跪坐的人,合起来表示去就食。祝:甲祝篆《说文》:“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牢:甲金《说文》:“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臽:臽篆象人掉入井内。《说文》:“小阱也。从人,在臼上。”既:甲既篆《说文》:“小食也。从皀,卩声。《论语》曰:‘不使胜食既。’”据甲文,既象人用餐毕转身离去。飨:甲金飨篆《说文》:“乡人饮酒也。从食,从乡,乡亦声。”“飨”是“飨“的古字,假借为向、乡。莫:甲莫篆《说文》:“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表:表篆《说文》:“从衣从毛。上衣也。古者衣裘以毛为表。”表的本义为外衣,毛朝外。取:甲取篆《说文》:“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休:休篆《说文》:“息止也。从人,依木。”斗:甲斗篆《说文》:“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斗之形。”臭:臭篆《说文》:“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得:甲得篆《说文》:“行有所得也。”正:甲金甲文口象人居住之城邑,止表示征伐。“正”是征的古字。《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牧:甲牧篆《说文》:“养牛也。从攴,从牛。”戒:戒篆《说文》:“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兵:兵篆《说文》:“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折:甲金折篆《说文》:“断也。从斤、断艹。”从:甲金从篆《说文》:“相听也。从二人。”比:比篆《说文》:“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北:北篆《说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并:甲金篆《说文》:“并也。从二立。”暴:暴篆《说文》:“晞也。从日,从出,从廾,从米。”寇:金寇篆《说文》:“暴也。从攴,从完。”按:据甲文寇字象盗入室以器击人形。秉:秉篆《说文》:“禾束也。从又,持禾。”兼:兼篆《说文》:“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寒:寒篆《说文》:“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走:走篆《说文》:“趋也。从夭、止。”莽:莽篆《说文》:“南昌谓犬善逐兔艹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孚:、甲孚篆《说文》:“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弄:甲金弄篆《说文》:“玩也。从廾,持玉。”兴:甲象从手拱一物,或说是抬盘。金文伪作,字作《说文》:“兴,起也。”:甲篆甲文从又、从卩,象以手压抑跪伏之人,制服之意。《说文》:“治也。”为引申义。闲:金《说文》:“闲,阑也。从门,中有木。”“阑”是门中遮木。毳cuì:金《说文》:“兽细毛也。从三毛。”县:金县篆《说文》:“系也。从系,持。”臣铉等曰:“此本是悬挂之县,借为州县之县。今俗加心,别作悬,义无所取。”按:金文字形象一人头倒挂在树上。印:印篆《说文》:“执*所持信也。从爪,从卪。”按:字形象一人用手按另一人。辵:辵篆《说文》:“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按:据甲文“彳”实为“行”的半边。止即足,义为人走在路上。及:及篆《说文》:“逮也。从又,从人。”集:集篆《说文》:“群鸟在木上也。从隹,从木。”冠:冠篆《说文》:“也。所以发弁冕之总名也。从,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徐锴曰:“取其在首,故从元。”按:冖,帽子。冠字从冖、元、寸,本义是帽子或戴帽子。役:甲役篆《说文》:“戍边也。从殳,从彳。”杳:甲杳篆《说文》:“冥也。从日,在木下。”刑:甲金金文误为刀。《说文》:“刭也。从刀,幵声。”左:甲左篆《说文》:“手相左助也。从、工。”臣铉等曰:“今俗别作佐。”按:《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右:甲右篆《说文》:“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臣铉等曰:“今俗别作佑。”监:甲监篆《说文》:“临下也。从卧,省声。按:甲文象人在盆水中照面。许氏误。林:林篆《说文》:“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引:引篆《说文》:“开弓也。从弓、
。”徐铉等曰:“象引弓之形。”按:“
”为箭形。旨:甲旨篆《说文》:“美也。从甘,匕声。”按:甲文象以匙入口,表示味美。字:字篆《说文》:“生子,从子在宀下。子亦声。”受:甲受篆《说文》:“相付也。从piào,舟省声。”甲文象一手将舟推给另一人。故此字有授、受两个义项。又来分化成两个字。粪:甲粪篆《说文》:“粪,弃除也。从廾,推粪采也。”按:甲文从廾,从、从小。廾象左右两手,jī是“箕”的古字,“小”代表垃圾。本义是扫除垃圾。企:企篆《说文》:“举踵也,从人,止声。”段注:“按:此下本无‘声’。有‘声’非也。今正。止部曰‘止为足’。”只:甲只篆《说文》:“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只,二隹曰双。”按:“只”是获的古字,甲文象一手抓获飞鸟。伐:甲伐篆《说文》:“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甲文象用戈击人头,表杀伐。围:甲围篆《说文》:“守也。从口,韦声。”甲文从口,从两止,口代表城邑,两止象征有人围着城邑,合起来表示包围,是“围”的古字。毓:甲毓篆《说文》:“养子,使作善也。从,肉声。《虞书》曰‘教育子’。”徐锴曰:“,不顺子也。不顺子亦教之,况顺者乎?”按:“毓”是“育”的古字。从女(或从母,讹作“每”),从,“”象倒子,其下的点滴象分娩时流出的血水,合起来表示生育。冓(遘):甲冓篆《说文》:“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按:“冓”是“遘”的古字。象两鱼相遇。许氏误。朝:甲朝篆《说文》:“旦也。从倝gàn,舟声。”按:甲文从日,从月,从茻,合起来象日月处在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月亮未落之时。有些会意字是后起字。如:众尘籴粜忐忑尖卡明(篆文作),套嬲(niǎo)会意字的形体仔细观察可以分为异文会意、同文会意和对文会意,如:异文会意:男:从田,从力。见:从儿,从目。半:从八,从牛。赤:南方色,从大,从火。鸣:从鸟、口。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同文会意:林从并比羴鱻犇毳(cuì兽细毛)对文会意:北斗和指事字一样,会意也是补救象形字局限性的一种造字方法。它所记录的大都是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仅管如此,却不能把象形、指事和会意截然分成前后不同的三个阶段,这是应当说明的。会意字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构成。(2意字所表示的意义一般是几个单字组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新义。(3)没有表音成分。会意造字法扩大了单纯表意符号的使用率,它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象形、指事字组合成新字来记录语言中众多的词。因此,会意字大大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过会意字也有较大的缺陷,它同样不表音,不能适应有声语言发展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形声字。4、形声许慎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名,即字,这里指形符(即意符)。譬,指与所要造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全句的意思是:根据词所要表示的事物立个义符,再取一个表示读音的字作为声符与义符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声字,例如“江”、“河”二字就属于这样的字。形声字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而成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由于它既可以表意又可以表音,无论是表示具体实物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用这种造字法去解决其书写问题,所以在六书中,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甲骨文中的形声字约占20%左右,《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约占80%以上,在现存的汉字中形声字约占90%左右。下面试举一些形体或读音都有变化的形声字进行说明:更:更篆改变。从攴,丙声。端:端篆站得直。从立,端声。临(临):金临篆俯视。从卧,品声。岁(岁):岁篆木星。从步,戌声。题:题篆头额。从页,是声。叔:叔篆拾取。从又,尗声。修:篆干肉。从肉,攸声。造:造篆前往。从辵,告声。都:都篆《说文》:“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从邑,者声。周礼距国五百里为都。”道:道篆所行道。从辵,从首。或从辵,首声。发(发):发篆发射。从弓,声。复:复篆往来,返回。从彳,复声。廉:廉篆仄也。堂屋的侧边。从广,兼声。所:所篆伐木声。从斤,户声。斯:斯篆析也。将木柴劈开。从斤,其声。胜:胜篆任也。胜任。从力,朕声。术:术篆邑中道。从行,术声。里(里)里篆《说文》:“衣内也,从衣,里声。身:金身篆象人之身,从人,声。物:甲物篆杂色牛。《说文》:“万牛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陜xiá篆《说文》:“隘也。从阜,夹声。”徐铉等曰:“今俗从山,非是。”陕shǎn:陕篆《说文》:“弘农陕也。古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从阜,声。”阳:阳篆《说文》:“高明也。从阜,昜声。”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2)形符表示意义范畴。这种意义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出形声字本义的范围,而不能准确表示出形声字的本义,更不能表示出形声字的引申义,例如“氿”、“轸”、“鞅”、“靷”等。(3)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声符表示的读音有些和形声字的读音是一致的,有些是近似的。由于发生历史音变的原因,形声字的声符许多已不能起到准确标音的作用。例如“絻”、“坡”、“寐”、“恤”、“诒”等。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省声字省声字是指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时将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例如:秋:秋篆《说文》:“禾榖孰也。从禾,省声。籀文不省。”家:家篆《说文》:“居也。从宀,豭省声。”恬:恬篆《说文》:“安也,从心,ㄌ穑┦∩!疫:疫篆《说文》:“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珊:珊篆《说文》:“珊瑚色,宀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从玉,删省声。”荣:荣篆《说文》:“桐木也。从木,荧省声。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夜:夜篆《说文》:“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纣:纣篆《说文》:“马緧也。从系,肘省声。”狄:狄篆《说文》:“赤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从犬,亦省声。”(2)省形字所谓省形字是指构形时将形符的一部分省去了。例如:寐:寐篆《说文》:“卧也。从省,未声。”弑:弑篆《说文》:“臣弑君也。《易》曰:‘臣弑其君。’从杀省,式声。”亭:亭篆《说文》:“老也。从老省,丂声。”屦:屦篆《说文》:“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曰鞮也。”屐:屐篆《说文》:“屩也。从履省,支声。(3)亦声字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这种字的特点是:构形的各个部件在意义上有联系,是会意字;但由于其中的一个部件同时充当声符,故又是形声字。例如:授:授篆《说文》:“予也。从手,从受,受亦声。”娶:娶篆《说文》:“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婚:婚篆《说文》:“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礼:礼篆《说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琀:琀篆《说文》:“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忘:忘篆《说文》:“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下面谈谈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结合形式,其中多数都容易辨别,也有少数较难区别。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八类:(1)左形右声:江棋诂超访任饱通握沱除松赐结理越(2)右形左声:攻期胡邵顶敌鸡难雏瓯救壮(3)上形下声:空箕罟苔草房雾简茅耄(4)下形上声:汞基辜照背架翁更裳恐姿(5)内形外声:辩哀问闽凤雠冈(6)外形内声:阁国固裹术匮街衷(7)形占一角:胜栽圣荆谷杂赖条修颖务佞疆(8)声占一角:徒宝旗从寐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反常,例如:斋:从示,齐声。游:《说文》:“旌旗之流也。从,声。”随:《说文》:“从也。从辵,省声。”戚:《说文》:“戉也。从戉,尗shū声。”重:《说文》:“厚也。从壬(tǐng),东声。”5、转注许慎给转注的解释是:“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个解释过于简略,又加上《说文》中没有具体注明某字为转注,所以后来人们对转注的解释颇为分歧,例如清代比较重要的几种解释各不相同:(1)江声认为“建类一首”是指《说文》的部首,《说文》每一部首下所说的“凡某之属皆从某”就是指“同意相受”。(2)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说文》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就是互训的例子。(3)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说:“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他不但修改了转注的定义,以词义引申为转注,而且更换了转注的例字。按照朱骏声的说法,某词由本义引申出另一意义时,不另造字,就是转注。他认为令(《说文》:“发号也。”朱氏认为国君之令、天子之令、县令之令为转注,即引申)、长(《说文》:“久远也。”朱氏认为长短之长、长久之长、长幼之长、君长之长为转注)二字不是假借,而是转注,即引申,所以举为转注的例字。江声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按照江声的说法,《说文》中的所有字都成转注字了。戴震、段氏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因为互训和造字无关,同义之间就可以互训,不需要建类一首。朱骏声的说法同样不能成立,朱氏把词义引申看作是转注,并明确说“体不改造”,即字形不改变,这就是说没有造成新字。既然没有造成新字,就和造字法无关了。直到目前为至,对转注的解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任何一家的解释为学术界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转注究竟是怎样一种造字法,目前尚没有研究出结果。目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无论转注是怎样的造字法,转注字的形体肯定没有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字的结构范围,因此有些观点干脆认为转注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还有些观点认为转注是指词义分化所引起的文字孳生(同根词,例如老、考二字)现象。6、假借许慎给假借的解释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令长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某词本来没有字,而借用一个已有的同音字去表示,“令”“长”就是这样的字。不给新出现的词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作为新词的书写符号,没有造字而解决了词的书写问题,这是以不造字为造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汉字造字法向表音方向发展的重要表现。许慎认为县令的“令”和命令的“令”是不同的词,用命令的“令”去记录县令的“令”,则县令的“令”就是假借字。同理,长者的“长”和长短的“长”也不是相同的词,用长短的“长”去记录“长者”的“长”,长者的“长”就是假借字。许慎的定义没错,而他举的这两个例字却是有问题的。命令的“令”和县令的“令”实属一个词,属于词义的引申。同样,长短的“长”和长者的“长”也属于同一个词,属于词义引申现象。因此后人多对许慎的例字不够满意,在说明这个问题时重新举例。词义引申,字形并不改变,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在意义上有联系。假借字和本字,只是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没有联系,例如:东:甲象囊橐之形,借为东方之“东”。易:金象有脚之蛇,即蜥蜴,借为难易之“易”。离:《说文》:“*仓庚也,鸣则蚕生。”借为分离之“离”。其:甲篆甲文象畚箕之形,即“箕”的古字,借为虚词。何:甲本义是负荷,担,借为代词。莫:甲莫篆《说文》:“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借为虚词。笑:本义不明,借为喜笑之笑。然:本义为燃烧。《说文》:“烧也。从火,肰声。”借为虚词。汝:本义水名。借为人称代词。我:甲《说文》:“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从。或说古垂字。一曰古杀字。”甲文字形象兵器。借为人称代词。以上介绍完了六书,由于转注和假借都没有造出新字,所以有些教材和文字书上将六书分为“四体二用”两类。所谓四体,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结构类型;所谓二用是指转注和假借,属用字的方法而不是造字的方法。第二节《说文解字》和汉字的部首一、《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文字学著作。作者许慎,成书于公元年,二十一年后,许慎派他的儿子许冲将书献给皇帝。书中收字个,重文(包括古文、籀文、异体字)个,立部首个。全书共分15卷,1-4卷是对文字的解说,最后一卷是叙目。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今河南偃师县城东)人。他是汉代最有名的文字学家、词汇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创始人。当时他的名气很大,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辛勤地搜集了汉代所能见到的篆文、古文和籀文,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后人一直把这部著作视作是文字学的经典著作,人们解释汉字时往往首先要引用《说文》,把《说文》的解释作为词的本义的依据。这部书为什幺称作《说文解字》呢?在古代文和字是有区别的。独体的不可分析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字如会意字、形声字叫做字。因此许慎将他的著作称作《说文解字》,后世简称《说文》。在这部书中,许慎说明了每个字的意义和结构,使人们知道古代汉字的写法,字体结构和语义的密切联系。许氏的说解,有的采自《尔雅》、《方言》、《仓颉解诂》这类书,有的采自前人的经传注释,有的采自当时通人的说法,大体上都是可信的。可以说它是集东汉文字学的大成,是研究汉字和汉语的伟大著作。这部书保存了我国古代汉字和古代的训诂,因此它对我们正确理解古代的典籍,认识商周的文字、了解汉字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词义的发展以及古音的系统,都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说文解字》一书首先要熟悉它的编排体例。《说文解字》的体例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谈:1.编排方面全书所收的字,按照形体结构分为部,每部选用一个共同具有的构件作为部首来统领。在字书的编排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部首的排列次序主要是据形系联,即将形体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如卷一的十四个部首是这样排列的:一⊥示三王珏气士
艹蓐茻卷二的十二个部首是这样排列的:小八采半牛牦告口凵吅哭走部中各字的排列,主要是根据意义,将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其先后次序大致是“先实后虚”,如行部,先列道路的名称,如:术、街、衢、冲、衕等。然后排列有关行走的形容词和动词,如:衙、衎、、卫等。2.说解方面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先解释意义,然后分析字形并指明读音。例如:语:论也。从言,吾声。气:云气也。象形。逝:往也。从辵,折声。读若誓。解说字形时,凡象形字用“象形”或“象某某之形”来表示。指事字用“指事”或“象××之形”等来表示。会意字用“从某从某”或“从某某”等来表示。形声字则用“从某,某声”来表示。对会意兼形声字所用的术语是“从某,从某,某亦声”。例如:目:人眼。象形。幺:小也。象初生之形。上:高出。此古文上。指事也。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苗:草生于田者。从艹,从田。是:直也。从日、正。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诏:告也。从言,从召,召亦声。《说文》对有些字形的分析是错误的,因为更早的甲文、金文许慎没有见到,对有些字义的解释反映了许慎的儒家观点及唯心主义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思想。例如: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说文》传本,时代最早的是唐写本和宋刻本。唐写本只有木部残卷和口部残简,虽然比较接近许氏的原书,但可惜不能窥其全貌。今天能见到的全本是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和北宋徐铉所校订的本子《说文解字》。徐锴是徐铉之弟,所以前者称为小徐本,后者称为大徐本。现在一般使用的是大徐本。《说文》的注本以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为重要,他阐明了《说文》的条例,许慎的说解,并以声音为关键说明训诂,阐明了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段注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著作。除《段注》外,清人研究《说文》的重要著作还有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这些都是研究《说文》的重要材料。二、汉字的部首汉字的部首可以从文字学和检字法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从文字学的原则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得出的部首叫文字学部首。以检字法原则对汉字分析而得出的部首叫检字法部首。1、文字学部首文字学部首是指从意义的角度分析出来的部首,是同一部各字共有的意义部分,对于形声字来说即指其意符部分。例如:木部:木本朱林休根材柏枯杳杲析刀部:刀刃初切刻判刖刺刵部首不等于意符,一方面,部首是对一部字而言的,可以出现在象形、指事及会意字中,意符只是对形声字中的声符而言的,只出现在形字中。另一方面有些部首本身就不是形声字的意符,例如部首“冓”、“放”、“雔”等。在这类部首下没有一个形声字。当然对于形声字来说,部首也就是意符,其内容实为一体。部首是许慎最早提出来的,他对《说文》中的小篆按六书的原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个偏旁作为部首,凡属同一偏旁的字都统属于其下。部首即标志着该部字所属的意义范畴。2、检字法部首汉字从篆书演变到隶书、楷书,字体有了很大的变化,明清以后的字典通用的部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与《说文》的部首有了很大的不同,将个部首合并为个部首,有些归并不影响结构的分析,如“木”与“林”部的合并,有的归并就打乱了字形结构的分析,如把“匕”(huà)部和“北”部合并于匕(bǐ)部之后,这一部所收的字就不属于一个意义范畴了。例如:匕huà变也。从倒人。同部字:真(《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匕,从目,从乚(yǐn),八,所乘载也。”)、化(《说文》:“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匕bǐ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从反人。同部字:匙(匕也。从匕,是声)、(相次也)、顷(头不正)、卓(高也)此外,后代的字典因从检字的方便出发,不少字的归部都与《说文》有异。例如: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之声。《说文》归斤部,《辞海》旧户部。发:从弓,声。本义是发射。《说文》归弓部,《辞海》归部。旗:从,其声,本义是旗帜。《说文》归部,《康熙字典》归方部。解放后新编的字典,归部的差异更大一些,例如《汉语大字典》又进一步将部归纳为部。在检字上,后来的分部比方便得多,例如“随”字,查《说文》往往不知属于何部,按照检字法部首查“阝”就可以将字检出。但是检字法部首对于分析字形结构,加深词义的理解,没有多大帮助,有时反而会使人误入歧途。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这是汉字在发展演变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一)古今字 指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意义。古代使用的字形叫古字,后来新生的字形叫今字。形成古今字的原因有二:1、同音假借 由“六书”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引起的。A、为本来意义造字:北—背 士无反北之心。(《战国策·齐策》)孰—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成公二年》)莫—暮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诗经·齐风·东方未明》)然—燃 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然也。(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此外,“西—栖、其—箕、须—须、采—采”等字也属于为本来意义造字的古今字。B、为假借义造字:辟—避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辟—辟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辟—嬖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论语·季氏》)辟—僻 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与之争。(《左传·昭公十九年》)辟—譬 辟如行远必自迩。(《礼记·中庸》)舍—舍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卒—猝 五万兵难卒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此外,“采—彩、采—彩、云—云”等字也属于为假借义造字的古今字。2、同源分化 词义引申过程中出现的新字。A、为本义造字:奉—捧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贾—价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益—溢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责—债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战国策·齐策》)此外,“要—腰、文—纹、止—趾、队—坠”等字也属于为本义造字的古今字。B、为引申义造字:禽—擒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属—嘱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取—娶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齐风·南山》)竟—境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左传·成公二年》)反—返 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景—影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弟—悌 段不弟,故不言弟。(《左传·隐公元年》)知—智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共—供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僖公四年》)唱—倡 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史记·陈涉世家》)说—悦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此外,“张—胀、见—现、垂—陲、昏—婚、受—授”等字也属于为引申义造字的古今字。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字中,今字多是形声字,并且多以古字做声旁。(二)异体字 音义皆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缘由多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造字法不同:主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差异,如:埜—野,岳—岳,岩—岩,灾、灾—烖,泪—泪,羴—膻,馽—絷以上各例中,横线前的汉字属于会意字,后面的是形声字。2、同是形声字A、形旁不同:歌—謌,欢—讙,叹—叹,鸡—鸡,溪—溪,咏—咏,遍—徧,睹—覩,迹—迹,侄—侄,暖—暖B、声旁不同:啖—啖,烟—烟,蚓—螾,杯—桮,迹—迹,线—线,绣—绣,猿—猨,俯—俛,裤—袴,掩—揜C、形旁、声旁均不同:诉—愬,剩—剩,迹—迹,袜—袜,村—邨,响—响D、形旁、声旁相同,而偏旁位置不同:期—朞,戚—慽,里—里,和—咊,够—够,阔—阔,群—羣,峰—峯,杂—杂,惭—惭,概—槩有些汉字在意义上虽有相同部分但不符合异体字的条件,因而不能构成异体字的关系。如:“置、寘”,在放置意义上是相同的,但又各自有其它的意义,不能构成异体字;再如:“游、游”两字,“沽、酤”两字,意义都存在包含关系,也不能构成异体字。(三)通假字 汉字使用过程中一种同音假借的情况。指古代文献中“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来有表示某音一的字形,但书写时由于各种原因写成了别的同音字,这种情况我们称为通假字。通假字中本来的汉字叫本字,被借用的汉字叫借字。通假字的要求是本字和借字之间必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如: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3、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例1中的“蚤”借用来表示“早”,二者读音相同;例2中的“归”借用来表示“馈”,二者读音相近;例3中的“惠”借用来表示“慧”,二者读音相同。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辨别通假字。(四)繁简字 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所谓繁体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构形时所使用的笔画多少相对而言。笔画多者为繁体,笔画少者为简体。我们现在所说简体字主要指年《汉字简化方案》规定的简化字。汉字简化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简化字形,二是削减常用字的字数。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1、使用古体字,如:采—采,云—云,舍—舍,气—气,从—从,网—网2、使用古代的异体字或俗体字,如:礼—礼,赶—赶,无—无,弃—弃,万—万,灯—灯,辞—辞,迁—迁3、省简一些部分,如:声—声,广—广,飞—飞,标—标,烛—烛,妇—妇,习—习,点—点4、同音替代,如:丑—丑,几—几,后—后,余—余,征—征,里—里,制—制,谷—谷,斗、鬬—斗,干、干、干—干5、草书楷化,如:办—办,书—书,学—学,东—东,门—门,为—为,乐—乐,当—当,尽—尽,归—归6、符号替代,如:鸡—鸡,凤—凤,欢—欢,叹—叹,对—对,戏—戏,邓—邓,这—这,树—树,聂—聂,轰—轰7、新造字,如:远—远,态—态,认—认,补—补,窃—窃,灭—灭,宝—宝需要注意的是简化字中一些用同音字替代的字,在阅读古代文献一定要注意分辨。如:“余、余”两字在古代汉语中各有不同意义,在简化字中则合并成了一个形体,阅读文献是可能出现错误。第四章古汉语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是一种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可用作使动用法的词类有动词、形容词、名词。(一)动词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发出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皆可用作使动。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语,古汉语中有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多用作使动。例: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史记·晋世家》)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说苑·君道》)动词使动用法,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例:操*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二)形容词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状态、特点”。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柳宗元《蝜蝂传》)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柳宗元《蝜蝂传》)其达士,则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砺之于义。(《国语·越语》)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形容词使动用法,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三)名词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或者拥有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史记·鲁世家》)吾见申叔,所谓生死而肉白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韩非子·难一》)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二、意动用法表示“以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主要是人们主观上的某种想法与事实不需要完全一样。可用作意动用法的词类有形容词和名词。(一)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状态特点”。只是人主观上的认识,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如此。意动用法也是一种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二)名词意动用法表示“把宾语看成、当作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人们的主观想法,事实不一定如此。名词的意动用法含有“对宾语做出某种处置”的意义,所以有的语法书也称之为“处动用法”。例: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宣公二年》)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指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外的其它用法,用作动词以后可以带宾语,不需作特殊的理解。例: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后列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四、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出现在状语的位置上,根据所表示的意义可分为四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北山经》)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国语·越语》)范雎至秦,秦王庭迎。(《战国策秦策》)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汉书·高帝纪》)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蠧》)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秦策》)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吾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史记·淮阴后列传》)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4、表示比喻。例: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除了以上几种情况以外,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还有形容词用作名词、数词用作动词等用法本节不予介绍,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归纳。五、名词、形容词活用的条件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非并列结构,又非偏正结构,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A、形成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活用。例: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蠧》)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晋*函陵,秦*泛南。(《左传·僖公三十年》)B、形成主谓结构,后一个名词活用。例: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史记·留侯世家》)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史记·张仪列传》)世之所高,莫若*帝(《庄子·盗跖》)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秦策》)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多用作意动用法。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厌其源,塞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江水又东,径巫峡。(《水经注·巫山巫峡》)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活用为动词。例:于是为郭隗筑宫而师之。(《战国策·燕策》)推食食我,解衣衣我。(《史记·淮阴侯列传》)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晋师*于卢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欲士。(《国语·越语》)7、名词用“而”连接,活用为动词。例:齐*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8、形容词和名词连接,并不修饰名词,则该形容词多活用为动词。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而老秦师。(《资治通鉴·肥水之战》)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9、如果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有表示领属的定语,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10、如果同一个名词连续使用,则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如果两个名词之间有表示领属的定语,则前者活用为动词。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使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第五章古汉语的词序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宾语前置、谓语后置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应放在谓语之前,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恶、奚、安、焉”等,可用于问人、问事、问地点。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燕策》)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元年》)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战国策·齐策》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疑问代词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为后来写古文的人沿用。例: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吾何以传汝曹哉?(汪琬《传是楼记》)(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这种句式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条件: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未、无(毋)、莫”等。2、宾语必须是代词。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韩非子·外储说下》)愿,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舜丧于沧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礼记·檀弓上》)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代词宾语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晋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国语·晋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要求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严格,因而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代词宾语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汉语中两种格式都有出现。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汉果不击我。(《汉书·赵充国传》)汉代以后后置现象逐渐多了起来,但后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宾语前置的情况,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故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而狼未之知也。(马中锡《中山狼传》)(三)宾语用代词复指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使宾语前置以后,还可以借助指示代词“是、之”复指前置的宾语。句子格式为:宾语+是(之)+谓语动词。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僖公十五年》)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于求之问。(《论语·先进》)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左传·僖公十五年》)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国语·晋语》)宾语用代词复指的格式中,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唯(惟)”,形成“为……是(之)……”的固定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很明显。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列子·汤问》)鸡鸣而驾,塞井夷竃,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如果前置的宾语是由疑问代词“何”作定语的定中结构短语,那么复指的指示代词一般用“之”。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国语·越语》)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列子·说符)孔子曰:“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夫子居之,何厌之有?(《论语·子罕》)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有两种方法:1、沿用原来格式,复指的代词只用“之”。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乎?(《左传·宣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故事求远而失近,广藏而狭弃,斯之谓也。(《新语·资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2、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往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四)强调介词的宾语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喊杀声震天,诸侯*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若晋*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疏》)除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而使之前置以外,其它一些介词有时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邶风·日月》)其一二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左传·昭公十九年》)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二、谓语后置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但在古代汉语中有谓语后置的现象,主要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一)表示感叹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列子·说符》)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列传》)大哉,尧之为君!(《论语·泰伯》)宜乎,百姓之谓我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善哉,祁*羊之轮也!(《吕氏春秋·去秋》)(二)表示疑问语气。例: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何哉,君所谓踰者?(孟子·梁惠王上)除了宾语前置、谓语前置的情况以外,古代汉语中还有定语后置等现象,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这里我们不再详细介绍。判断句判断句是指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属性质、类别等进行判断的句子。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谓语直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其类型共有四种。1、“者……也”主语之后加语气助词“者”(有些著作认为是代词),表示提顿语气,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例如: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③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王蠹》④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⑤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万章下》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周易·干第一》⑧弦高者,郑商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⑨晋人者,晋子也。《榖梁传·僖公三十三年》2、“者……”主语之后加“者”,谓语之后不加“也”。例如: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秦策》②屈完者何?《公羊传·僖公四年》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④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⑤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⑥栗者,民灾害所种。晁错《论贵栗疏》3、“……也”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加“也”。例如:①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②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③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④龙,德而隐者也。《周易·干第一》⑤臣之子,皆下才也。《列子·说符》⑥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同上)⑦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⑧夫轸,天下之辩士也。《战国策·秦第一·陈轸去楚之秦》⑨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⑩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⑾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榖梁传·僖公二年》⑿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左传·成公二年》⒀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左传·宣公十二年》⒁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⒂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愈《答李翊书》4、“……”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也不用“也”。例如:①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风,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③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列传》④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⑤韩,天天之咽喉。《战国策·秦策》⑥刘备,天下袅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例如①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左传·庄人八年》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左传·昭公十六年》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⑦公非长者。《史记·淮阴侯列传》⑧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⑨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向》古汉语中一些复句的内容也常用判断句的形式去表达,例如: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②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战国策·秦策一·陈轸去楚之秦》③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这几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结构助词,它们分别与其前面的词组构成“者”字结构(例①②③)或“所”字结构(例④),相当于一个名词,分别表示某种人(例①)、或表示某种现象(例②)、或表示某种原因(例③④),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在先秦,由于判断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断系词,所以,象“是”、“为”、“乃”、“即”、“则”、“维”(或惟)这类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有时虽然可以按照判断系词“是”去翻译,但要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判断系词,例如: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④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⑤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二年》⑥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子丘。”《论语·微子》⑦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同上)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张》⑨是乃狼也,其可畜手?《左传·宣公四年》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⑾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汉书·原涉传》⒀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⒁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汉书·贾谊传》⒂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⒄尔惟旧人。《尚书·大诰》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词,义为“这”,在判断句中作主语。例⑤—⑧都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均为动词,义为“叫做”或“称作”。例⑨—⒁中的“乃”、“即”、“则”都是副词,所起的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例⒂—⒅中的“维”、“惟”、都是句中语气词,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音节,与其后的单音节谓语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例如:①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史记·商君列传》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潜《桃花源记》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世说新语·量》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②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郄克”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五种:1、“……(动词)于……”在动词谓语之后用介词“于”(或“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①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②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八·叔向贺贫》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④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⑤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⑥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⑦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⑩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山传》⑾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⑿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2、“……为(名词、动词)……”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介词“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②不为酒困。《论语·子罕》③身体离散,为天下戮。《吕氏春秋·慎大》④孔甲为涉博士,卒俱死陈,为天下大笑。《盐铁论·褒贤》⑤止,将为三*获。《左传·襄公十八年》⑥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⑦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左传·文公十三年》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③父母宗族,皆为戮设。《战国策·策燕三》④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⑤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左传·襄公十年》⑥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自纪》3、“为(名词)所……”在动词谓语前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说“所”为代词)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构成“为……”式。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例如:①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②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礼记·檀弓》③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史记·淮阴侯列传》④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⑤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⑥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⑦范雎为须贾所谗。《论衡·变动》⑧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后汉书·吕强传》这种句式中,介词“为”后的施事者有时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变。例如: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②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所杀。《汉书·王莽传中》③秦之遇将*,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4、“……见(动词)……”在动词谓语前加助词“见”表示被动。“见”本身不是介词,因为它不能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例如:①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⑤尹文曰:“使若入于庙朝中,深见侮而不斗,王将以为臣乎?”《吕代春秋·正名》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⑦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荀子·正论》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⑨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5、“见……于……”在动词谓语前加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在动词谓语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于”与引进的名词或各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②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商君书·更法》③蔡泽见逐于赵。《战国策·齐策》④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⑦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史记·李斯列传》⑧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韩愈《进学解》6、“……被(名词、动词)……”“被”在被动词句式中作为介词出现是汉以后的事。在先秦两汉,“被”一般都不是作为介词而是作为动词出现在一些被动句中的动词之前的,义为“遭受”,例如:①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④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⑤七国之难,发怒于错,错卒以被戮。《史记·酷吏列传》⑥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⑦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⑧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论衡·感虚篇》⑨实孝而赐死,诚忠而被诛。《论衡·感虚篇》以上各例中的“被”其所以不宜看作介词,是因为它们都是直接加在动词之前的,“被”字后引进行为动作施事者的用例在先秦两汉很难找到,也就是说,在先秦两汉,“被”并没有引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以构成介词结构的功能。从魏晋开始,“被”才具有了带介词宾语的功能,故只能认为自魏晋以后“被”才真正转化成了介词。例如:①今月十三,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②玚、祯各被太祖辟。《三国志·魏书·王桀传》③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世说新语·*事》④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虨。《世说新语·方正》⑤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⑥常被元帝所使。《颜氏家训·杂艺》⑦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晋书·谢安传·谢玄》⑧全体(全身)如被刀刺。《颜氏家训·归心篇》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