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飞艇营”
一战初期德国飞艇部队
中国论文
飞艇源于热气球,飞艇部队同样源于热气球部队。法*在1877年第一个成立了热气球部队,普鲁士*队在8年后开始编组自己的第一支热气球部队。而到了1901年,德国*队的序列中第一次出现了“飞艇营”的编制,载人飞艇至此成为德国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到一战爆发的1914年8月,11艘“齐柏林”飞艇已被纳入陆*或海*航空队,成为德*中的一支奇兵。如果将尚属民用的飞艇也计算在内,则德国在开战时共保有17艘飞艇,艇身总容积达到244100立方米。这两个数字对其它交战强国均保持绝对领先――法国14艘、116600立方米;俄国13艘、63800立方米;意大利11艘、71265立方米;英国7艘、25000立方米;奥匈帝国3艘、15900立方米。
德国陆*和海*的艇名命名方式有所不同。“齐柏林”飞艇的厂方缩写为LZ。在海*的编号则仅保留L,后跟阿拉伯数字。比如齐柏林建造的第14艘飞艇LZ-14是海*的第一艘飞艇,*方编号即为L-1。同样,第40艘飞艇LZ-40在入役后为海*的第10艘,编号为L-10。陆*则以z后跟罗马数字,比如“齐柏林”LZ-3在入役后成为LZ-I。这一规则在1915年发生变化,改为采用生产厂的缩写和阿拉伯数字组合,如“齐柏林”LZ34在入役后即保留LZ-34的艇名。到LZ-42入役时又生变化,陆*在厂方生产序号上加上数字30,使得LZ-42以LZ-72之名入役,此法延用到战争结束。
至于舒特朗茨公司的飞艇,海*直接采用厂方缩写SL加厂方生产序号,而陆*在同样采用SL缩写的同时,用罗马数字替换掉了生产序号,比如SL-5入役后成为SL-V,依此类推。
陆*飞艇行动“适度”
开战时,陆*共有7艘飞艇可用,其中4艘在西线、3艘在东线,它们宣称已准备好参与“适度的”*事行动。从参战表现来看,这些体形小、载荷有限的早期飞艇也确实只能“适度”行动。
8月5日,Z-VI首度出击比利时列日要塞。它受到低垂云层的影响而不得不低空飞行,结果被比*小口径武器所伤,在飞返到波恩附近时坠毁,成为战时损失的第一艘“齐柏林”飞艇。16天后,Z-VII、Z-VIII、Z-Ix联手进击阿尔萨斯。由于没有合适的炸弹,飞艇上携带的是小口径的炮弹,结果Z-VII和Z-VIII被击伤,Z-IX则被击毁。到这个月结束时,Z-V和Z-VII也都被敌*的防空火力打了下来。相比之下,东线的情况稍好一些,飞艇对几处火车站实施了打击,只有1艘在迫降后被缴获,艇员全部成了俘虏。
在开战一个月即已丧失掉绝大部分飞艇的情况下,德*总参谋部不得不于9月做出规定:飞艇只能用于阴暗的天气或夜间,只能用来袭击大型城市目标或部队集结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1915年3月20日,陆*出动Z-X、LZ-35和SL-II首度空袭巴黎。SL-II在刚刚飞越前线时即被击伤而提前折返,只剩下两艘“齐柏林”飞艇来到“万花之城”的上空,这似乎证明了“齐柏林”在技术上的优越性。z-x和LZ-35共投下1800千克炸弹,在惊恐的巴黎市民当中造成1死8伤,不过Z-X在归途中被高炮击落。
有了这次“成功”经历,陆*飞艇又相继空袭了加莱和敦刻尔克等地,不过每次只出动1艘飞艇。在对法国战略目标的作战中,由霍恩上尉指挥的LZ-77脱颖而出,以“向巴黎投下最多炸弹的飞艇”而名噪一时。
海*飞艇“不甘落后”
德国海*接收齐柏林飞艇的时间比陆*迟,但其飞艇部队的实力膨胀速度和作战的积极性却双双超越了后者。“齐柏林”的一战战记,主要就是由海*飞艇写下的。
海*在1912年10月获得了自己的第一艘飞艇L-1,就此开始编组飞艇分遣队。几个月后开始实施由德皇威廉二世批准的“飞艇部队五年计划”,其要旨是建设多处飞艇基地和由10艘“齐柏林”组成的“空中舰队”。不过海*的雄心一开始就受到重创,先是L-l在1913年9月9日坠毁于赫尔果兰海岸的一次风暴中,接着第二艘飞艇L-2在首飞仅仅一个月后便于1913年10月17日在空中突然起火烧毁。
达两起事故带走了海*中最训练有素的艇员和飞艇分遣队的首任指挥官,据说到1913年底只剩下“3名部分受训的艇员”可用。海*立即采取措施,一位名叫施特拉塞的*官被紧急指派接管飞艇分遣队。37岁的施特拉塞在自己15岁那年便成为德国海*的一员,相继在“斯坦因”号训练舰、“毛奇”号战列巡洋舰、“布吕歇尔”号装甲巡洋舰等舰上服过役,是一名出类拔萃的火炮*官。他在几次演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炮射精度在舰队中“无人能及”。施特拉塞在艇棚里第一眼看到“齐柏林”飞艇,便叹服于“齐柏林”的博大雄浑,从此成为飞艇最热心的推崇者之一。
施特拉塞接手海*飞艇部队时,正值飞艇因连续事故而陷入信任危机之际。施特拉塞立即力挺“齐柏林”,坚称事故只是小概率事件,飞艇必将大有作为。鉴于一无飞艇可用、二无人员可派的两难局面,他一方面将艇员送往DELAG的商业飞艇上受训,另一方面与齐柏林公司方面协商加快飞艇供应速度。
施特拉塞在1914年5月得到了一艘新飞艇――M级的L-3,这也成为开战时德国海*所拥有的唯一一艘“齐柏林”。8月28日,L-4入役;9月22日,L-5入役;到年底前,另外又有3艘成*。随着实力日益强大,施特拉塞负责的分遣队亦提升规格为海*飞艇营。
战争初期,海*飞艇的主要任务是海空侦察。L-3在开战后侦察北海,曾在赫尔果兰西北成功发现过1艘英国潜艇。对于缺乏雷达等探测手段的大型舰只而言,由高高飞翔的飞艇提供侦察情报是再理想不过的选择。“齐柏林”已经在战前的演习中证明过自己在这方面的价值,它们在开战后的表现同样是比较成功的。整场战争期间,“齐柏林”飞艇共在北海空域实施了930次侦察飞行,发现敌舰70艘次,对敌攻击150次。在波罗的海空域实施了220次侦察飞行,发现敌舰25艘次。当然,鉴于德国公海舰队(尤其在日德兰海战之后)的畏战态度,这些辛苦搜集来的情报基本上都打了水漂。
然而,侦察飞行不是施特拉塞的最终目的,他和他的艇队期待着更有吸引力的战争行动,那就是对英国、尤其是伦敦的战略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