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安排,近期各县区、园区分别确定了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其中4个区共79件、3个县共60件、3个园区共47件。现对淮安市第三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县级层面)予以公布。
淮安市第三批
“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县级层面)
涟水县
(共20件)
1.推进百强县关键指标。保持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力争到年底全县GDP突破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6亿元,规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2.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设立专项奖励激励资金,实现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四大主导产业开票分别增长15%、20%、13%和12%以上。
3.提升城市能级品质。提速滨河新城建设,实施高铁商务中心、体育中心和总部经济园等项目;提升主城颜值气质,高标准改造老旧小区10个,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套,建成城市绿色小客厅6个。
4.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细化落实“点位长”“网格长”制,加强污染源管治,提升空气优良天数占比;深化推进河长制、断面长制,严格执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沿河码头污染源排查整治,新改建城乡污水管网30公里,建设海西路提升泵站,完成水源地取水口迁移工程。
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落实县领导挂钩联系镇街、社区制度和“共创共建6条”,组织开展“小区五化”行动;实施建成区道路、广场、小区等重点点位网格化管理办法;组织“不文明交通”“不文明养犬”“小广告乱象”等专项整治行动;广泛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三下乡”“文明实践,志愿同行”等活动。
6.发展现代农业。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建成优质食味稻米基地42万亩,新增青芦笋种植面积亩,新建高标准农田8.5万亩,增加土地流转5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25家;举办首届涟水芦笋节、“涟水好大米”品牌论坛。
7.建设美丽镇村。创成国家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镇3个、省级健康镇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建成交付农房项目16个,改善0户,打造省级示范项目4个。
8.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低收入户及易致贫户跟踪监测帮扶机制,突出2个片区重点工程建设和35个重点帮促村帮促;加大苏宁易购?涟水馆线上馆、涟水游礼线下店营销力度;加强与省市委驻涟帮扶工作队后方单位对接,宣传推介涟水农副产品。
9.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成清水路、站后路、后园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完成省道南环改造,实施老淮涟路整治提升和海西路建设工程;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5公里,改造农路危桥15座,建设农路生命防护工程公里。
10.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按省优质园标准新建幼儿园3所,扩建小学1所、高中1所,改造3所以上学校餐厅;引进紧缺学科专业教师10人,力争新增省特级教师1名,组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4个以上;实施“涟享学”助学工程,实现城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1.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医院综合改革考核全省第一成果,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新建“乡贤名医工作室”6个,县医院医院,五港中心卫生院创建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12.繁荣文化事业。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1个,实现市、县城区公共图书馆借阅一卡通、通借通还;组织开展文化公益活动场、送戏下乡场次,建成镇街影院17个;做优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推动基层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效运转。
13.优化创业就业服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以上,轮训基层农技人员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人次,培育“6+3”主导产业“双创”人员1名;实施高层次人才免费乘坐城市公交政策;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0人次以上,其中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
14.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户,优化升级残疾人服务机构27个,为0名低收入残疾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将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医保目录内门诊用药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报销比例为50%。
15.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新建体育公园2个、健身步道15公里;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16场、体育项目培训16场、群体活动赛事场。
16.保障餐饮质量安全。培育“名特优”小作坊4家;打造有“烟火气”“文明味”的放心消费餐饮美食街2条。
17.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中清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企业资金、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用好“党政亲商会”、经济网格化等平台,不断提升全县营商环境便利度;强化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为骨干网格配备专属“金融管家”“法律顾问”。
18.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全年力争新增政务服务网上全流程可办事项10项以上、即办件改造事项25项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并联审批事项5项以上,新上线财政奖补集成服务事项15项以上,新培育政务服务品牌20个以上。
19.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落实,80%以上镇街创成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镇街、50%以上村居建成“五治”示范村;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矫正智能化管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涟水”,深入实施新一代“雪亮工程”,建成公安民警实战训练基地;加强访调对接,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20.加快“问题楼盘”处置化解。加快存量问题楼盘化解,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杜绝新增“问题楼盘”,促进全县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盱眙县
(共20件)
1.促进向南向北融合发展。将宁淮特别合作区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试验田”,坚持先行先试、创新突破,全面承接江北新区资源辐射和产业转移,推动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创新试点园区建设。打通盱眙融入南京的快速通道,加快推进与南京同城化发展,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主动参与淮昆等区域合作,创新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空间,力争新到账外资1.25亿美元,台资占比15%以上。
2.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个以上,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50%以上。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配套、以凹土为代表的新材料和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一高两新”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创业盱眙”行动计划,全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0个以上。
3.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探索全域旅游创建新路径。以龙虾为核心吸引物丰富产业链,以天泉湖旅游度假区和大运河文化带盱眙段“一南一北”两个核心区域为重点推进项目建设,以“一皇(明祖陵)、一王(江都王)、一山(第一山)、一寺(铁山寺)、一城(泗州城)、一军(新四军)”为核心项目,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完善供给体系,以品质化为目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资源环境、强化政策保障、规范市场秩序,实现旅游振兴,让生活在盱眙的老百姓舒适舒心,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恋恋难忘,全力打造国际山水养生度假特色旅游目的地。
4.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严格落实“河湖长”“断面长”“山长”责任制,深入开展洪泽湖治理保护三年行动,加强维桥河水环境治理和河桥水源地保护,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5.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抓好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机遇,加快城市道路提升、供水产能扩建、污水处理配套、“问题楼盘”清零、停车场建设等工程,着力补齐新型城镇化短板弱项。加强物流基地建设,建成3—5个中型以上物流中心。
6.优化提升现代农业。围绕“2+2”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做强生态虾稻、做大高效园艺、做优休闲农业、做精数字农业。深入推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提高村企合作联建率,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合作社、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轮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育“6+3”主导产业“双创”人员、市级以上产业化联合体。
7.大力改善乡村环境。加快农房改善项目建设,全年竣工项目20个,完成改善任务户,建成一批高品质省市示范项目。聚焦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年新增1-2个,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同步创建特色田园乡村。深入推进“三道两区”沿线综合环境整治。
8.不断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建设美丽农村路45.6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公里,全面整治7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环境。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优化调整镇村公交线路2条,延伸城区公交路线3条。
9.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岗位,重点解决好盱眙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0.扩大教育体育资源供给。加快实施盱城小学、第二初中、第二高中等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缓解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问题,推进魁星广场、樱花大道2处体育公园建设,举办13场科学健身大讲堂、13场体育培训、次群众性体育活动。
11.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启动“补短板卫生健康三年行动”,推进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标准化院前急救站,医院三乙、中医院三级创建提档步伐。为全县常住居民,18周岁以上人群开展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率,筑牢免疫屏障。
12.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开展送戏下乡76场次;建设14个基层公益放映厅(图书馆及13个镇街)。举办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县镇级文明实践服务活动。
13.“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为全县位“事实孤儿”等困境青少年打造“梦想小屋”,按照“三面改造、六物到位”的要求进行施工改造,配置床、书桌、衣柜、窗帘、台灯、书架等家具和生活用品,常态化落实结对帮扶机制,精准服务“事实孤儿”健康成长。
14.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套,改造老旧小区13个,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15.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审批服务“六减工程”,推广营业执照“一照多址”登记,推行“拿地即开工”建设审批制度,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构建便捷高效服务体系。
16.深化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完善“一键支付、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拓展“免申直补”业务范围、政策渠道,推动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升级。
17.实施重大项目代办服务。成立盱眙县项目代办服务中心,按照自愿委托、无偿代办、企业需求、部门联动、高效优质的代办服务原则,建立“代办+帮办+预审+清单”的“难事我办”项目代办服务机制,为全县重特大项目、重点产业项目和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提供代办服务。
18.全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建设。推进县镇两级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设,实施“平安前哨”“智慧警务”“智慧社区”建设,打造“点式”巡防体系,开展信访“人民满意窗口”创建,坚持信访积案化解和依法打击非访“双管齐下”,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实施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开展社会面监控补盲、人脸识别系统建设以及社会监控资源联网应用平台建设等,科学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治安事件,维护公共安全。健全完善基层工作管理机制。健全“社区管小区”管理机制,推进“善调乡村”诉源治理,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19.严格把好安全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进站坐班接待选民群众活动。发挥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平台优势,将全县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做到“代表履职向一线延伸、代表服务向基层下沉”,通过开展“周接待、月处理、季跟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人大贡献。
金湖县
(共20件)
1.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连通城区河道水系,在老新建河的西侧至衡阳路河新开引水河道,并建设配套建筑物。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城区公共厕所5座。治理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新建2个湿地保护小区,新建2个湿地乡村。
2.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新建“城市书房”1个,配合市图书馆完成一卡通项目。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送戏下乡44场次,建设公益放映厅9个,开展公益活动场。
3.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工程。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县级层面依托文明实践中心开展10场文明实践活动,镇(街道)依托文明实践所开展场文明实践活动。
4.持续推进农房改善。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改善农村群众住房条件,竣工10个农房改善项目,改善2户农村群众住房条件。
5.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疏浚农村河道16条。持续提档升级农村公路,新改建道路13公里,桥梁1座。
6.培育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家和示范合作社16家,轮训基层农技人员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人次。
7.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个,单体普惠托位不少于50个、实际收托人数不少于40人,实行托幼托育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步提升全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新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新建中学1所,按省优质园标准改扩建幼儿园1所。
8.培育教育领军人才。引进教学名师名校长2人以上、紧缺学科专业教师4人以上,力争新增省特级教师2名以上,组建4个以上名师名校长工作室。
9.优化创业就业服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0人次以上(其中,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0人次)。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工程,组织开展适应性培训等补贴性教育培训,累计培训人数在人左右。采取“政校企”合作模式,举办一期“全域旅游专项人才培训班”,参训人数约50人左右。推荐5家以上优质企业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
10.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个标准化院前急救站点。在人员密集场所配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10台,对配置除颤仪场所的相关职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11.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套;改造16个老旧小区,建筑面积约9.14万平方米。
12.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
13.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进一步规范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法措施,对14个残疾人服务机构优化升级,巩固重度残疾人居家照护服务项目成果,持续为名低收入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护、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文体活动等基本公共服务,助推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14.增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为年满60周岁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基础养老金的老年居民每月增加20元基础养老金。
15.实施城乡居民高血压及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将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高血压、糖尿病(简称“两病”)患者医保目录内门诊用药费用纳入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报销比例提高到50%以上,惠及人。
16.优化公共出行环境。推进公共停车智能化,优化提升全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增加接入1个公共停车场数据信息。在县内增设个共享单车智能定点停放点(单车驿站)。
17.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新建体育公园2个、健身步道13公里。开展“百场健身讲堂、百场体育培训、千场健身活动”进基层活动,举办8场科学健身大讲堂、8场体育培训、80场群体性体育活动。
18.打造“建成即投产”极简审批模式。创新审批模式,将方便办事和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事项集中,一窗受理”模式,实现“同步建设,同步辅导,同步报验,同步投产”四同步。明确审批现场的要求及标准,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闭环审批,提升验收一次通过率,充分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为企业增强生命力。
19.保障餐饮质量安全。整治提升食品小作坊,按照“整改一批、取缔一批、提升一批、示范一批”原则,开展小作坊整治提优行动,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小作坊进行整治,推动小作坊登记办证率、建档率、安全信息公示栏悬挂率均达到%,全县培育不少于3家“名特优”小作坊,小作坊年度抽检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0.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思想,把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小区管理、城镇环境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等行动,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创建水平,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好局、起好步。
原标题:《淮安市第三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