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三泉
三泉村位于风景秀丽的柱竿山下,距离*店镇*府米,距兰溪城里14.8千米。东距省级风景名胜区白露山景区4千米,西北距省级风景名胜区芝堰村6千米,距省级风景名胜区新叶村8千米。东南距省级风景名胜区诸葛村13千米。三泉村因地有喷泉三眼,由此而得名三泉。
三泉唐氏始祖为唐朝休復祖,唐建威度推官;第十一世孙唐光朝,字国华,行千十五,宣义郎,宋孝宗淳熙二年,赘居童知府宅八年,由篁屿徙居三泉屏风塘左,便开始了三泉发展的历史。
三泉村四面环山,海拔在米至50米之间,高差相对平缓。柱竿山.4米、青龙山.5米、木鱼山.9米、如意山.5米、金珠岭.9米、金堂山.0米、将*山.6米。整个村庄呈现出被山体包围在其中的分布格局。
世德堂兴建于宋淳熙八年(),迄今已近八百四十年历史。其中进由唐宋羲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宫殿式,九鳌三叠梁。现存三进,面阔皆三间,占地平方米,仍保留着宋代的风格,其正厅檐下的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和内槽三叠梁等都是当地古建的罕见孤例。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学善堂又称五份厅,坐南朝北偏西20°左右,现存三进三开间两明堂,左右各有厢廊三檩两间,根据建筑风格和历次维修痕迹判断正厅梁架以及门厅山面梁架为明代原构外,其余为清晚期所改建。年8月8日,学善堂公布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泉村形成以池塘为中心环绕分布的格局,共有几十幢徽派民居,斑驳的白色墙壁、巍峨的马头墙,见证着三泉村历史建筑文化的沉淀。
“宋元忠义昭示日月,明清科甲威震乾坤”是三泉村八百年“文武世家”的光辉写照。古代最佳村址的选择讲究负阴抱阳,金带环抱。三泉村则是背负青龙,面向白虎(如意山),周身十山环抱,象征天地与四面八方,亦有诸多池塘、山泉星罗棋布于三泉古村,山水环绕,藏风聚水,内涵造化。
红色文化深厚。三泉村流传着浓厚的红色文化,三泉柱竿山巅(柱竿庙)在兰溪建*史上有重要意义,中共兰溪县委于年1月30日在此召开特别会议,健全了兰溪*组织,后成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化价值高。自东鲁唐氏在南宋淳熙二年迁入后,唐氏便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唐氏血缘聚居而成得古村落。唐氏在历史上的才人智士辈出。历史中有学之士在此留下了大量的美文墨迹宝、文化印记,宋末,三泉村人唐良骥在柱竿山创办齐芳书院。著名理学家金履祥曾在此执教,在齐芳书院讲学时所题的“第一山”摩崖石刻系赞赏柱竿山。齐芳书院的莘莘学子才人辈出,元明清时期举人、进士层出不穷。唐韶、唐元嘉、唐元章、唐良嗣、唐良骥,还有明代的三部尚书唐龙、状元唐汝楫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文臣武将,其中不乏大量的抗元能将。
三泉村历史的长河中,“文化”这条支流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浓厚的三泉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驻足,遗留下大量的珍贵墨迹:楹联、匾额、祠联、墓志铭等等,这些历经宋、元、明、清的文化沉淀对于当今的村庄都是不可替代的遗产。
三泉村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时又有柱竿山人文景观、古村古建及美丽田园。
年8月8日,学善堂公布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世德堂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村、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三泉村区域面积3.21平方千米,耕地亩,山地.7亩,水面58亩。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余户,1多人。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村集体收益5万元。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水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