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揭秘高邮缘何荣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复制链接]

1#

喜讯:北京时间11月26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上,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添三处,其中,“里运河高油罐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据悉,这在江苏尚属首例。

“里运河-高邮灌区”缘何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就是扬州人,对这个项目也了解不多。先来科普一下。

里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邗沟。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境内的里运河-高邮灌区,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连通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实现了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的调配,兼顾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调控河流湖泊的水系连通工程的典范。高邮灌区地处淮河下游,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段首个面积超过50万亩的大型灌溉区。高邮境内运河两岸已建成九闸九洞及四座归海坝,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排水体系。灌区引里运河水自流灌溉,总引水能力个流量,有效灌溉面积3.26万公顷,有主引水干渠.8公里、支渠.8公里、斗渠公里,经过千年延续,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灌溉体、灌区情况

简单理解,这是一个有着年历史的水工典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水利功能强大,造福一方百姓。现在,小编带您一起走近里运河高邮灌区,了解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背后的故事。

河湖分离,扬州百姓柏丛桂堪称第一人

高邮的灌溉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邗沟。邗沟的开凿,推动当地农业发展。但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主要利用原有的天然湖泊,开挖少部分河道将其连通。隋代时的淮扬运河也是沿袭此种方法,利用天然湖泊,再挖些河道沟通,所以河不直,弯道多,线路长。

高邮位于里下河地区西缘,大运河南北纵贯全境。高邮湖作为淮河入江水道,其常年水位超过全境大部分地区地面高程。历史上高邮洪、涝、渍灾害严重,但少雨年份又易形成旱灾。

“引水于内行舟,自是堤无溃决之虞,民亦休息,而舟行称便。”这是扬州运河有东堤之始,实现了渠化。平民百姓柏丛桂成为实施渠化第一人,后人称“柏氏堰”。

明朝时候,高邮湖被漕运人称为第一鬼门关。“湖中刮小风,浪大没船头”,湖区一年到头都有风浪,如果碰上台风,湖里白浪滔天,船舶难行。尤其是运送官粮的漕船,最怕碰上台风,漕船都是平底的,耐浪性差,上百艘漕舟,很可能在片刻间全部翻覆沉没。

明朝初年,扬州和淮阴(今淮安)之间的水上运输船只一直在管家、射阳、白马、范光、石臼、新开湖、甓社、武安、邵伯等湖泊中行走,所以早先人们把这段称为“湖漕”。为使船只航行安全,摆脱湖中风浪影响,依湖开河,将河湖分隔,成了当时朝廷、治河人员的最大愿望。柏丛桂,元末明初宝应湖西(今金湖县)人。他不怕位卑言轻,主动向朝廷上书,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观察,提出了两条治理运河的建议,并且得到了采纳和实施。

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八年(年),明朝廷接受平民百姓柏丛桂的建议,动员淮安、扬州两地5.6万人,从宝应的槐楼到高邮的界首,穿凿直渠40里,并且还在湖堤之东又筑一堤(即河堤),在湖堤与河堤之间形成河道,将湖、河分隔,船只由以往的湖中行走改为河中航行。柏丛桂长期奋战在治水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开挖“倚湖直渠”的治河主张,当时被人总结为“必有重堤,左右翼夹,与湖隔离,运道乃安”,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创新。此举虽然为时不长,但为今后河湖分隔,形成今日之里运河格局,开创了先例。

里运河的真正分隔始于明弘治三年()。时任高邮知州的毛蹇到任后,与户部侍郎白昂联合,在湖堤之东三里,筑成“自城北三里杭家嘴至张家沟,长竟湖,广十丈,深一丈有奇,两岸拥土为堤”的河道,实现了河、湖分开。因湖、河分开,人获康济,明孝宗皇帝赐名为康济河,这段也被称为“白公堤”的河道,是扬州漕运线上实行河湖分家的第一条河道,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

高邮康济河完成开凿后,逐渐实现了“河湖分离”

使用不久,康济河又与湖通连而废弃。到万历五年(),将原老堤加固,砌以砖石,改筑中堤为东堤,废原东堤,从此舟船于越河中航行又平安如初。这一段便构成了今日里运河河堤中段的最初轮廓。

人水和谐,水工遗址保存完整

“里运河-高邮灌区”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连通了高邮湖和高邮灌区,实现了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的调配,兼顾了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湖—河—灌区”是开放的复杂系统,从蓄水、调水、漕运、配水到灌溉,是协调运行的有机整体,实现了动态平衡,通过闸、洞、关、坝等水工设施实现水系连通,促进了区域生物多样性,诠释了“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高邮市有悠久的灌溉历史,唐、宋、明、清高邮州志均有利用水利工程抵御淮河洪水及引蓄里运河水源灌溉的记载。里运河-高邮灌区地处淮河下游,现存平津堰、南关坝、界首小闸、子婴闸、车逻闸等主要遗产点。

平津堰是目前淮扬运河段所发现的唯一仅存的堰,它是大运河开凿史上的水利杰作。平津堰遗址即大运河镇国寺塔对岸故道西堤,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年)。是唐元和年间宰相、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为调节运河水位所建的水利设施,今尚存明代条石砌成的一段近百米的古石堰。该石堰也是目前淮扬运河段所发现的唯一一个古堰。旧唐书·卷一四八》云:“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吉甫为淮南节度使,在高邮湖筑堤为塘,灌田数千顷,又修筑富人、固本二塘,不仅保证了山阳渎水力的充足,又增灌溉万顷之田。”明、清以后,对平津堰的解释说法增多,如明代潘游龙《康济论》,认为平津堰是湖堤。《康济论》云:“唐李吉甫为淮南节度使,始于湖之东西,亘南北筑平津堰,以防水患。”

南关坝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年),是中运河堤上的归海五坝之一。明永乐十二年(年),平江伯陈瑄在里运河东堤上修建了数十座减水坝,即高邮最早的归海坝。扬州运河有归海五坝即南关坝、中坝、车逻坝、新坝、昭关坝。归海五坝与高堰五坝较准尺寸,相为表里。坝水经里下河入海,俗称“归海坝”,有诗云:“一夜飞符开五坝,朝来屋上已牵船,田舍漂沉已可哀,中流往往见残骸。”可见归海坝明为归海,实为归田。

康熙、乾隆时为整治下河,大兴淮水归江工程,一般年份尽可能不开归海坝,由于归江泄量不足,不得已时照开归海坝。归海坝最后一次运用是民国二十七年(年),使用时间长达年,计开坝次,给里下河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我市实施了高邮南关坝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年,高邮市委市政府对南关坝进行修缮保护和展示,复原了部分石堤和护坡,并在坝顶建正门三间,左右附属房各三间,坝体四周砌仿古式围墙,形成一院落,现辟为南关坝遗址公园。

子婴闸,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年),为河臣潘季驯主持修建,因其下游子婴河而得名。子婴河古称子婴沟,是高邮与宝应的界河,开凿于西汉元狩年间,以秦始皇之孙命名。现存子婴闸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年),为叠梁式闸门,条石结构,是高邮灌区子婴干渠的引水闸。清康熙十六年(年)河道总督靳辅治河束水攻沙,废闸建坝,改筑子婴坝。乾隆四年(年)于坝的两端分建二闸以泄洪,名子婴南、北闸,由宝应县主簿负责管理。光绪十六年(年)又合二为一,改建成今天的子婴闸。

界首小闸,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年),是高邮灌区界首分干渠的引水闸。清《高邮州志》载:“界首闸金门宽四尺六寸,石高十三层,顺治十年建,康熙五十九年(年)重修,乾隆二十一年(年)重修”,采用叠梁式闸门,浆砌条式结构。民国21年(年),由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改宽加深,闸身长9.15米,闸底高度落低0.53米(一尺六寸)。民国23年(年),又于上游增建浆砌块石裹头。

琵琶洞,始建于康熙五十年(年),民国二十三年(年)增设上游护坡,沿用至今。

车逻闸,始建于清乾隆五年(年),清光绪十六年(年)由堤工总局重修。是归海五坝之一车逻坝的耳闸,也是高邮灌区车逻干渠的引水闸等。工程采用石工结构,主体由条石砌筑,石灰糯米汁灌缝,条石下用3-8米长杉木桩做基础,桩下周边为三合土,建造工艺精细,坚固耐久,至今已运行余年。

南水关洞位于高邮城区南门外运河东堤下,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年);康熙四十六年(年),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路过高邮,视察河工,重修南水关涵洞,“口门宽高各一尺八寸,水下盐河;乾隆五年(年)时重修,插板式洞门,条石结构。民国23年(年),增建上游浆砌块石裹头;年,在运河整治工程中进行接长加固。南水关洞原为高邮城南北市河水路的南入口,将大运河的水源引入进城内,供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和近郊农田灌溉用。现存水关南北长8米,南接水关洞和运河相通,洞身原穿城墙而过,解放后城墙拆除,洞身压在运河堤防下,现存水关和市河仍发挥城区生态活水和排水作用。

古为今用,至今造福后人

早在建国前,高邮地区沿大运河一线只有零星引用运河高水位自流灌溉。从年开始,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抗旱治水,开挖骨干渠道,兴建调控建筑物,兴办自流灌溉区。

-年,高邮先后修建了车逻闸、八里铺洞、永平洞,并兴建了永丰洞。由于里运河东西堤得到治理,加上上游洪泽湖增加了蓄水量,提高了调节能力,从而为发展自流灌溉创造了条件。年,高邮在原有河道基础上又进一步加筑圩岸、兴建涵闸洞工程(计兴建小型涵闸洞33座)和兴办小型自流灌溉区。当年,从北至南共建成子婴闸、界首小闸、琵琶洞、难关闸等8个灌区。年,小型自灌区又增加到11处,自流灌溉面积增加到13.85万亩。

年冬至年,进行第一期里运河整治工程,高邮自流灌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北澄子河以北地区扩大调整为头闸、周山两个灌区。年冬至年春,新开南关大干渠,实现北澄子河至南澄子河之间的自流灌溉。年,新开车逻大干渠,实现南澄子河至渌洋湖之间的自流灌溉。加上子婴灌区,至此时,高邮大运河东部地区由北向南形成五大自流灌溉区域,有15个公社实现了自流灌溉,灌溉面积发展到36.8万亩。

直到年,江都水利枢纽4座抽水站建成后,自灌水源为江水淮水并用;年、年在自灌区腰部兴建7座补水站,提取里下河河网水补充自灌水源不足。高邮灌区大的灌溉格局从此形成。

今天的高邮灌区地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段,引用京杭运河的江淮水源自流灌溉,是全国最大的灌区之一。

高邮灌区地理位置独特,引水水源来自京杭大运河,排水排入三阳河,两河均是我国南水北调主要输水干道。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开工的铺垫,年,高邮灌区的兴建与节水改造工程同步启动,采取“集流调水,生理配水,定时供水,制度节水”的灌溉用水模式,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分期制定了各级渠道配水方案,使得沿运河涵闸高峰期用水开闸时间缩短了近38%;而农作物生长期用水时间缩短了一半。据测算,高邮灌区亩均节水立方米,每年省出好水0.65亿立方米。

由老淮江公路北行至秦邮台南侧,就是高邮灌区南关取水口了。灌区应运东农业生产之需,只要开启闸门引灌农桑,瞬间水声轰鸣、浪花四溅。

“高邮灌区属于引运自流灌区,农民需要时,用水一声喊,抬手拉闸板,非常方便。”高邮灌区管理处主任周克志介绍,高邮灌区灌溉的面积为63.2万亩。灌洞闸门开启后,大运河水直灌里下河。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高邮灌区,运行已四十多年,借助南水北调国家工程的实施,高邮灌区连续实施了四期灌区改造项目,完成投资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